草乌是一种**材,所以草乌自然是对一些病症有一定**的,那么草乌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?在草乌的药用**中,草乌有*疗风寒湿痹、关节疼痛、心腹冷痛等功效。但是既然是**,它也有副作用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草乌的副作用及炮制方法。
一、草乌的功效与作用
乌草含乌头碱,中乌头、阿替新碱等。
性味: 性热,味辛、苦。
功能主*: 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、关节疼痛、心腹冷痛、寒疝作痛、麻醉止痛。
1、草乌*脾胃虚弱及久积冷气,饮食减少:草乌头(净洗)500克,苍术1000克,陈橘皮(去白)250克,甘草(生,椎碎)200克,黑豆三升。上五味,用水一石,煮干为度,去却橘皮、黑豆、甘草,只取草乌头、苍术二味,曝干,粗捣筛焙干,捣罗为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焙干,收瓷器中。每日空心、晚食前,盐汤咸温酒下三十丸。(《圣济总录》)
2、草乌*阳虚上攻,头项俱痛,不可忍者:细辛、新茶芽(炒)。草乌头(大者,去皮尖,炮裂切如麻豆大,碎盐炒)各等分。上为粗末。每服10克,入麝香末25克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,温服。(《本事方》乌香散)
3、草乌主中风,恶风,洗洗出汗,除寒湿痹,咳逆上气,破积聚寒热。《本经》
4、草乌*一切诸疮未破者:草乌头为末,入轻粉少许,腊猪油和搽。(《普济方》)
二、草乌的副作用及炮制方法
副作用:
凡虚人、孕妇、阴虚*旺及热证疼痛者忌服草乌。草乌生者慎服。生品内服宜慎。草乌不宜与贝母、半夏、白及、白蔹、天花粉、瓜蒌、犀角同用。
1、莽草为之使。反栝楼、贝母、白敛、白及(一本有半夏)。恶藜芦。《**经集注》
1、远志为之使。草乌忌豉汁。《药性论》
1、草乌畏饴糖、黑豆。冷水能解其毒。《纲目》
1、平素禀赋衰薄,或向有阴虚内热吐血之疾,并老人、虚人、新产人,切宜禁用草乌。《**汇言》
草乌头虽有药用价值,但咨询使用时由于中毒剂量和*疗剂量难把握,很容易发生乌头碱中毒。
在家中自行煎煮**时,一旦发生口、唇、舌发麻,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,**、发慌等草乌头中毒症状,应立即到医院救*。在前往医院救*的同时,可大量服用甘草水或者绿豆汤来解毒。
炮制方法:
古代炮制方法:唐以前川乌、草乌统称乌头。至唐代侯宁极《药谱》始单独分出草乌头。唐代有姜汁煮、醋煮、山矾灰汁浸(《理伤》)等的炮制方法。宋代有炒焦(《总病论》)、炒黑存性、盐水浸、盐水浸后麸炒、童便浸、麸和巴豆同炒黑色(《总录》)、盐炒(《普本》)、*炮(《局方》)、薄荷生姜汁浸(《总微》)、水煮(《卫济》)、米泔浸、黑豆同煮(《三因》)、酒浸(《传信)、盐油炒(《朱氏》)、豆腐煮(《急救》)、麻油浸炒(《疮疡》)等方法。元代有煨制(《丹溪》)法明代增加了姜汁浸、醋炒、醋淬、醋浸、醋炙后麸炒、粟米炒(《普济方》)、姜汁炒(《入门》)、酒淬(《准绳》)、米泔浸后炒焦(《保元》)、酒煮(《醒斋》)等方法。清代又增加了绿豆同煮(《全生集》)、面炒(《串雅外》)、面裹煨(《增广》)等炮制方法。
现代炮制方法:
1、生草乌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2、制草乌:取净草乌,大小分开,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,取出,加水煮沸4~6小时,或蒸6~8小时,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,口尝微有麻舌感时,取出,晾至六成干,切薄片,干燥,筛去碎屑。